西门·彼得是耶稣十二使徒之一,初期基督教教会领袖。公元321年,罗马帝国封基督教为国教,罗马教皇尊称西门彼得为第一任教皇。在很多基督教国家,都有教堂被命名为彼得大教堂。
据《路加福音》,耶稣被罗马帝国的官兵抓捕之后,他的门徒彼得并没有逃跑,只是远远地跟着。官兵们把耶稣带到大祭司的宅里,在院子里生了火,一同坐着,彼得也坐在他们中间。有一个使女看见彼得,说:“这个人素来也是同那人一伙的。”彼得却说:“女子,我不认得他。”过了不多时候,又有一个人指出彼得是与耶稣一党的,彼得说:“你这个人!我不是。”约过了一小时,又有一个人极力地说:“他实在是同那人一伙的”,彼得说:“你这个人!我不晓得你说的是什么!”正说话之间,鸡就叫了。耶稣转过身来看彼得,彼得便想起耶稣先前曾对他所说的话:“今日鸡叫以前,你要三次不认我。”彼得就走到院子外面去痛哭。
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升天之后,彼得又过他之前捕鱼为生的生活去了。
据《约翰福音》,耶稣复活之后,又把他的使徒召集在一起。耶稣是信任彼得的,但他还是连问了彼得三次“你爱我吗?”彼得或许羞于此前的三次不认主,或许有些担心耶稣怀疑他的真心,对耶稣说:“主啊,你是无所不知的;你知道我爱你。”耶稣说:“你喂养我的羊。”
耶稣之后,西门·彼得就成了早期基督教活动的一个重要领袖人物。
他传教的时代,依然处于罗马帝国对基督教严酷打击的环境之下。当他也被罗马帝国抓捕之后,他已经不像三次不认主那个时候一样软弱和怯懦了。他如同耶稣一样,要被钉在十字架上处死。他说,他不配和耶稣一样受难,自己提出把他倒钉在十字架上。从被钉上十字架,到最终血尽而亡,是需要数个时辰的。彼得甘愿比耶稣受难时承担更多的苦痛。
很多的人,都会像彼得一样软弱过。他们没有走到关押耶稣的院子外面痛哭,但他们在内心哭泣。最终,当他们面对命运的十字架时,他们也会像彼得一样有勇气。
(版权声明:本文作者为理性是文明的根/上海律师郭军,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,经许可后转载请保留本版权声明。侵权必究。北京盈科(上海)律师事务所郭军律师,刑事和经济专业律师,法治文化与社会文明研究者。个人网站:www.guo64.com)